甘露醇结晶后一般可以继续使用,但需通过适当加热溶解结晶并确保溶液澄清无杂质。甘露醇注射液在低温环境下易析出结晶,属于正常物理现象。
甘露醇作为高渗脱水剂,其结晶现象多因储存温度低于20摄氏度导致。将原瓶置于80摄氏度以下恒温水浴中缓慢加热,同时轻柔摇晃可使结晶完全溶解。溶解后需检查溶液是否透明均匀,瓶体无裂纹或漏液,药液无颜色变化或悬浮物。符合上述条件时,药物仍可保持原有渗透性及利尿降压作用,适用于脑水肿、青光眼等急症治疗。
若结晶溶解后出现絮状沉淀、溶液变色或瓶口密封性受损,则提示药物可能发生化学变性。此类情况下继续使用可能引发血栓性静脉炎、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对于已开封或反复结晶超过三次的甘露醇注射液,即使溶解后澄清也应避免使用。
日常储存甘露醇注射液应避免冷冻或阳光直射,适宜保存在25摄氏度以下阴凉环境。医疗机构使用前需严格检查药品性状,溶解操作须由专业人员执行。患者自行使用出现结晶时,建议更换新药品而非强行溶解,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