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内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导管内癌通常由乳腺导管内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引起,具有低侵袭性、高分化性等特点。
1、低侵袭性:导管内癌的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尚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扩散,侵袭性较低。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全乳切除术,术后无需化疗。
2、高分化性:导管内癌的癌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与正常细胞相似,恶性程度较低。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常用药物为他莫昔芬片10mg/次,每日两次或来曲唑片2.5mg/次,每日一次。
3、早期发现:导管内癌多通过乳腺筛查早期发现,病灶局限且无远处转移。靶向治疗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常用药物为曲妥珠单抗注射液首次剂量8mg/kg,后续6mg/kg,每三周一次。
4、低复发风险:导管内癌术后复发风险较低,尤其是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可进行放疗,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通常采用全乳放疗,剂量为50Gy,分25次完成。
5、个体化治疗:导管内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包括年龄、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等。对于年轻患者或高危患者,可考虑乳房重建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导管内癌患者术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定期复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