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妊娠心脏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心脏功能异常或心脏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环境、生理变化等。主要原因是妊娠期心脏负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恶化或妊娠期特有的心脏问题。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1、遗传因素
妊娠心脏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心脏病史,孕妇患妊娠心脏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遗传性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可能在妊娠期间加重。建议有家族病史的孕妇在孕前进行心脏健康评估,并在孕期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2、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对妊娠心脏病的影响不可忽视。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二手烟或化学物质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妊娠期情绪波动、压力过大也可能诱发心脏问题。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环境,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3、生理因素
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变化,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这些生理变化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尤其是原本心脏功能较弱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也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必要时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
4、外伤或感染
妊娠期间若发生外伤或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例如,严重感染可能引发心肌炎,而外伤可能导致心脏结构损伤。孕妇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5、病理因素
妊娠心脏病可能与原有心脏疾病有关,如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妊娠期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使原有疾病恶化。妊娠期特有的心脏问题如围产期心肌病也可能发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适度运动)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如心脏瓣膜修复)。
妊娠心脏病需要引起重视,孕妇应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妊娠心脏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