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摔伤未骨折但抬不起手可通过制动休息、冷热敷交替、物理治疗、药物缓解及康复训练改善,通常与软组织损伤、肌腱炎症、神经压迫、关节错位或肌肉痉挛有关。
1、制动休息: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手臂活动,用三角巾悬吊固定减少肌肉牵拉。软组织损伤后持续用力可能加重水肿和出血,制动能避免二次伤害,一般需保持2-3天至疼痛减轻。
2、冷热敷交替:
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72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度不超过40℃,每日3次加速淤血吸收。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深入组织5厘米,促进肌腱修复;经皮电刺激能阻断疼痛信号传导。需由康复科医师制定方案,每周3次,连续2周可改善关节活动度。
4、药物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性疼痛;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缓解痉挛。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5、康复训练:
疼痛缓解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钟摆运动改善肩关节灵活性,弹力带训练增强三角肌力量。训练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度,每日2组,每组10-15次。
恢复期间需保持均衡营养,每日补充1.2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如鱼肉、豆制品。维生素C每日200毫克有助于胶原合成。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微循环。两周后若仍存在活动障碍,需排查肩袖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必要时行肌电图或磁共振检查。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手臂减轻水肿,注意观察手指颜色和温度变化以防骨筋膜室综合征。
胳膊肩膀位置疼且抬不起来可能由肩周炎、颈椎病、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炎或骨关节炎引起。
1、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疼痛常从肩部前侧开始,逐渐扩散至整个肩关节,夜间疼痛加重。早期可通过热敷、针灸缓解症状,中后期需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2、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病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放射性肩臂疼痛。疼痛多从颈部向肩部及上肢放射,伴有麻木感。可通过颈椎牵引、理疗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3、肩袖损伤:
肩袖肌腱撕裂会导致肩部剧烈疼痛和上举困难。急性损伤多由外伤引起,慢性损伤与长期过度使用有关。轻度损伤可通过制动休息恢复,完全撕裂需关节镜手术修复。
4、钙化性肌腱炎:
肌腱内钙盐沉积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肩痛。疼痛常在夜间加重,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急性期需冰敷止痛,慢性期可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促进钙化灶吸收。
5、骨关节炎:
肩关节软骨退变导致关节面摩擦增大,引起持续性钝痛和活动障碍。晨起时关节僵硬明显,活动后稍缓解。治疗以保护关节为主,可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固定姿势。可进行肩部环绕、爬墙等温和锻炼,增强肩关节稳定性。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可使用枕头支撑手臂。饮食宜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汤等,有助于软组织修复。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