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跖骨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手术复位等方式治疗。跖骨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慢性劳损、骨质疏松、运动损伤、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
1、石膏固定:
稳定性骨折首选石膏托或管型石膏固定4-6周。固定范围需超过踝关节以限制足部活动,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对位情况。拆除石膏后需逐步进行负重训练。
2、支具保护:
轻度移位骨折可选用可拆卸步行靴,通过硬质外壳和缓冲内衬提供保护。支具需全天佩戴6-8周,洗澡时可暂时拆除。配合足弓垫使用能分散跖骨头压力。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洛索洛芬钠片,严重肿胀可静脉滴注甘露醇。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中药活血化瘀类如伤科接骨片也有辅助作用。
4、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可进行足趾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拆除固定后从被动踝泵运动过渡到主动抗阻训练,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骨痂形成。游泳和骑自行车是理想康复运动。
5、手术复位:
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关节面受累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微型钢板或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2周拆线,6-8周后视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物。开放性骨折需紧急清创并预防感染。
康复期需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补充深海鱼和坚果。避免跳跃、奔跑等冲击性运动至少3个月,建议选择游泳或椭圆机训练。穿着硬底鞋保护足弓,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皮肤变色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