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可通过药物治疗、调整饮食、避免诱因、局部护理、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紫癜通常由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过敏反应、感染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紫癜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维生素C片、芦丁片等药物改善血管通透性。若为免疫性紫癜,可能需要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伴有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2、调整饮食饮食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蓝花、猕猴桃,避免辛辣刺激及可能致敏的海鲜、坚果。血小板减少者可适量增加红枣、花生衣等辅助改善凝血功能。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3、避免诱因减少剧烈运动以防皮下出血加重,避免搔抓皮肤。过敏性紫癜患者需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慎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
4、局部护理皮肤紫癜部位可冷敷减轻肿胀,破溃处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关节型紫癜发作期需制动休息,抬高患肢。腹型紫癜腹痛时可热敷腹部,但温度不宜超过40℃。所有护理操作需保持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5、中医调理血热妄行型可服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气不摄血型适用归脾汤。针灸选取膈俞、血海等穴位调节气血。中药熏洗可用牡丹皮、紫草煎汤外敷。中医治疗需由专业医师辨证施治,不可自行滥用偏方。
紫癜患者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定期监测皮肤瘀斑变化。治疗期间记录可疑过敏原接触史,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若出现呕血、便血或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救治。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对抗性运动至少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