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指由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性损伤,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该疾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及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1、肾功能损害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蛋白质异常漏出形成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硬化逐渐加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早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有助于延缓病情。
2、心血管风险糖尿病肾病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病理基础,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状态。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概率较普通糖尿病患者显著增高。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需管理血压和血脂,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3、代谢紊乱肾功能减退会影响胰岛素代谢和糖原异生,导致血糖波动加剧。同时可能伴随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需调整降糖方案,优先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降糖药如瑞格列奈片,严重肾功能不全时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
4、贫血症状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心悸等症状。可通过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同时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形成恶性循环。
5、生活质量下降疾病进展期可能出现水肿、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症状,饮食限制和频繁就医影响日常生活。心理上易产生焦虑抑郁,需加强社会支持。终末期患者需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每周治疗时间超过12小时。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实施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生物价高的蛋白。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严格监测血压和血糖,每3个月检查肾功能指标。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通过综合管理可延缓疾病进展,维持较好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