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不建议常规使用骨水泥注射治疗。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1、适应症差异:
骨水泥注射的医学名称为椎体成形术,其原理是通过向塌陷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稳定骨折。腰椎间盘突出是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神经根,与椎体骨折的病理机制完全不同。国际指南明确将椎体成形术排除在腰椎间盘突出常规治疗方案之外。
2、风险因素:
骨水泥渗漏是椎体成形术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约5%-10%。当用于非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时,可能造成神经根或硬膜囊受压,严重者可导致截瘫。临床曾报道因错误使用骨水泥治疗椎间盘突出导致马尾综合征的案例。
3、标准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首选卧床休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等缓解疼痛。物理治疗包括腰椎牵引、超短波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开放椎间盘切除术,这两种术式对神经减压效果确切。
4、特殊病例处理:
极少数合并椎体血管瘤或转移瘤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肿瘤科医生评估后可能联合使用骨水泥治疗。但需严格进行术前磁共振检查,确认骨水泥注射路径与突出椎间盘无解剖关联。
5、康复管理: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后续康复都需加强腰背肌训练。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游泳或五点支撑练习,佩戴腰围时间不宜超过2周。避免久坐久站,坐姿时使用腰椎靠垫维持生理曲度。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标准体重,BMI超过24会增加腰椎负荷。饮食建议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或等量酸奶,适量进食深海鱼类。睡眠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急性疼痛期可尝试热敷,但温度不宜超过40℃,每次15-20分钟。若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这类症状可能提示马尾神经受压需急诊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