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结痂期的水痘仍然具有传染性,但传染性较低。水痘的传染性主要存在于水疱破裂到结痂完全脱落的阶段,结痂期传染风险虽降低,但仍需注意防护。预防传染的关键在于隔离、保持皮肤清洁和避免抓挠。
1、结痂期水痘的传染性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在结痂期,水疱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病毒活性降低,但仍可能通过直接接触痂皮或痂皮脱落的碎屑传播。尤其是痂皮未完全脱落时,病毒仍可能存在于痂皮下,接触后可能感染他人。
2、如何降低传染风险
- 隔离措施:结痂期患者应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未接种水痘疫苗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痂皮,防止痂皮脱落时病毒扩散。
- 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共用毛巾、衣物等个人物品,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3、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减少抓挠。
-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皮肤不适。
- 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身体恢复。
结痂期水痘虽传染性降低,但仍需谨慎对待。通过隔离、皮肤护理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减少传染风险。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