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肠炎和胃炎的发作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压力过大等。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
1、感染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是肠炎和胃炎的常见原因。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而诺如病毒或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导致急性肠炎。感染引起的炎症通常伴随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治疗上,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补充电解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
2、饮食不当
长期食用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炎症。暴饮暴食、不规律饮食也会加重胃肠负担。改善饮食结构是关键,建议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蒸蔬菜),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
3、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以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4、压力与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炎症。心理压力会影响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进而引发不适。缓解压力可通过运动(如瑜伽、散步)、冥想等方式,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5、其他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胃炎)、吸烟、酗酒等也可能导致胃肠炎症。戒烟限酒、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
肠炎和胃炎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症状,采取综合措施。调整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刺激性因素是关键。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通过科学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炎症,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