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包括对症处理和抗病毒治疗,其病因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该病具有自限性,通常7-10天可自愈,但需注意预防并发症。
1、病因:柯萨奇病毒A组是主要病原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病毒侵入咽部黏膜后,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疱疹和溃疡。儿童免疫力较低,易感性强,尤其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容易传播。
2、症状:典型表现为发热、咽痛、拒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流涎、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症状通常在发病后2-3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缓解。
3、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局部使用含漱液缓解咽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可用于重症病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
4、护理: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监测体温,及时退热。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警惕脱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湿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
5、预防: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流行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发现病例及时报告。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虽然症状明显,但预后良好,关键在于及时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疾病传播。家长应保持警惕,但不必过度焦虑,遵医嘱规范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