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检查主要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评估泌尿系统结构,检查过程无创且安全,主要包括检查前准备、体位调整、探头扫描、图像采集和报告解读五个环节。
1、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通常要求受检者在检查前1小时饮用500-800毫升水,避免排尿。充盈的膀胱能更好显示后方输尿管及双肾结构。若同时需检查前列腺或妇科器官,可能需进一步特殊准备,医生会提前告知注意事项。
2、体位调整:
常规采用仰卧位,必要时配合侧卧位。检查双肾时可能要求深呼吸配合,以观察肾脏随呼吸移动情况。检查输尿管下段时需适当调整探头角度,肥胖者可能需加压扫描。特殊情况下如肾下垂患者需站立位补充检查。
3、探头扫描:
使用凸阵探头经腹壁扫描,频率通常为3.5-5MHz。先纵向扫描膀胱获取矢状面图像,再横向扫描观察横断面。双肾检查需在肋间、侧腰部多切面扫查,输尿管追踪需从肾盂延续至膀胱入口。探头需与皮肤充分耦合,避免气体干扰图像质量。
4、图像采集:
标准切面包括双肾长轴、短轴、膀胱横纵切面及输尿管跨髂血管段。重点观察器官形态、大小、实质回声、集合系统有无分离,测量膀胱壁厚度及残余尿量。发现异常时会增加多普勒血流检测,记录静态图像及动态视频供后续分析。
5、报告解读:
超声医生根据图像特征出具诊断报告,内容包括肾脏皮质厚度、肾盂有无积水、输尿管是否扩张、膀胱壁是否光滑等。常见异常如结石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肿瘤呈实性占位伴血流信号,需结合临床进一步处理。
检查后建议正常饮食饮水,若发现泌尿系统结石可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度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移位引发绞痛。定期复查彩超能动态观察疾病进展,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育龄女性检查前需排除妊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