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和克氏针固定,具体选择需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决定。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锁骨解剖结构,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
1、钢板固定
钢板固定是锁骨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适用于中段或远端骨折。手术中,医生会在骨折部位切开皮肤,将钢板固定在锁骨表面,再用螺钉固定骨折两端。这种方法稳定性强,术后恢复快,适合需要早期活动的患者。术后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光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髓内钉固定
髓内钉固定适用于锁骨中段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手术通过小切口将髓内钉插入锁骨骨髓腔,固定骨折部位。这种方法创伤较小,术后疤痕不明显,但对技术要求较高。术后需佩戴支具保护,避免外力撞击,定期随访评估愈合进展。
3、克氏针固定
克氏针固定多用于儿童或青少年锁骨骨折,尤其是远端骨折。手术中,医生会将克氏针穿过骨折部位,固定锁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但稳定性相对较差,术后需注意避免过早活动。克氏针通常在骨折愈合后取出,术后需定期复查,确保骨折愈合良好。
锁骨骨折手术后,患者需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肩关节功能。早期可进行被动活动,如肩关节摆动练习,后期可增加主动活动,如肩部拉伸和力量训练。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促进骨骼愈合。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康复和饮食调理同样重要。通过科学治疗和合理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良好的肩关节功能,重返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