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堵住气管时可通过用力咳嗽、海姆立克急救法、调整体位、拍背辅助排痰、及时就医等方式自救。痰液堵塞可能由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反应、误吸异物、心肺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
1、用力咳嗽主动用力咳嗽是清除气管痰液最直接的方法。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深吸气后屏住呼吸2秒,用腹部力量爆发性咳嗽2-3次。咳嗽时可用手按压上腹部增加腹压,帮助痰液松动。该方法适用于意识清醒且咳嗽反射正常的患者,对黏稠痰液效果有限。
2、海姆立克急救法当痰液完全阻塞气道出现窒息时,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抵住肚脐上方,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冲击5次。婴幼儿需改为俯卧位拍背联合胸外按压。该方法通过增加胸腔压力促使异物排出,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肋骨骨折。
3、调整体位采用头低脚高体位引流有助于痰液移动。患者俯卧在床沿,上半身下垂45度,保持15-20分钟并配合深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选择侧卧位,患侧在上方。体位引流需避开餐后2小时内进行,严重高血压或颅内压增高者禁用。
4、拍背辅助排痰他人协助拍背能促进痰液松动。手掌屈曲呈杯状,从背部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叩击,每侧持续3-5分钟。拍背力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骨质疏松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可配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稀释痰液。
5、及时就医当出现口唇青紫、意识模糊等严重缺氧表现时,须立即呼叫急救。医疗干预包括气管插管吸痰、支气管镜下取痰栓、静脉注射氨溴索等祛痰药物。慢性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锻炼,居家备用手动吸痰器。
预防痰液堵塞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室内湿度维持在50%左右。呼吸道感染者可用罗汉果、枇杷叶等中药代茶饮。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进食时保持坐位避免误吸。出现痰液变黄、带血或持续咳不出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避免自行服用强力镇咳药抑制排痰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