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生育需求综合评估。直径小于10毫米的无症状息肉可暂观察,较大息肉或伴异常出血、不孕时建议手术切除。
1、息肉大小:
超声检查显示的息肉直径是重要决策指标。5毫米以下息肉自然消退率可达25%,10毫米以上息肉可能阻碍胚胎着床。宫腔镜下精确测量能区分真性息肉与子宫内膜增生。
2、出血症状:
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等异常子宫出血提示息肉影响内膜稳态。长期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这类情况建议在孕前处理。出血症状与息肉位置相关,宫颈管内息肉更易接触性出血。
3、生育计划:
计划3个月内受孕者建议先行息肉切除,避免着床期机械性阻碍。研究显示切除术后3-6个月是黄金受孕窗口,内膜修复完全且复发概率较低。
4、复发风险:
多发性息肉或合并内分泌异常者复发率可达15%。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同步调控激素水平,单纯手术切除可能无法根治。术后3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内膜情况。
5、手术选择:
宫腔镜电切术是标准治疗方案,门诊即可完成,并发症率低于2%。对于未婚未育者采用冷刀切除可减少内膜热损伤,特殊部位息肉可考虑超声引导下定点切除。
备孕期间建议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保持BMI在18.5-23.9范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黄体破裂。饮食注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抗炎食物,限制咖啡因每日不超过200毫克。术后1个月禁止盆浴和性生活,月经恢复后即可开始监测排卵。定期妇科超声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迹象,计划受孕前建议复查宫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