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但未完全阻断,通常由肠道粘连、肿瘤、炎症或肠套叠等原因引起。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手术或饮食调整。
1、肠道粘连
肠道粘连是常见原因,多由腹部手术、感染或炎症引起。粘连会导致肠道扭曲或狭窄,影响内容物通过。轻度粘连可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炎药(如布洛芬)或解痉药(如阿托品)缓解症状。严重粘连可能需要手术松解。
2、肿瘤
肠道肿瘤可能压迫或阻塞肠道,导致不完全性梗阻。良性肿瘤如息肉可通过内镜切除,恶性肿瘤如结肠癌需手术切除并结合化疗(如氟尿嘧啶)或放疗。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
3、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可能导致肠道壁增厚或狭窄,引发梗阻。治疗包括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饮食上建议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
4、肠套叠
肠套叠多见于儿童,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肠管,导致梗阻。成人肠套叠可能与肿瘤或息肉有关。治疗包括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复位。术后需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通过药物、手术或饮食调整,大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