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感染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多饮水、口服抗生素、外用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尿道口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尿路梗阻、性生活频繁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注意经期卫生巾及时更换,避免局部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抑制大肠杆菌黏附尿道黏膜。避免摄入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3、口服抗生素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药物。这些抗生素能有效对抗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用药期间禁止自行调整剂量,需完成整个疗程。
4、外用药物局部可使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冲洗,或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高锰酸钾坐浴能缓解灼热感,浓度控制在1:5000。使用外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5、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红外线照射能缓解疼痛症状,每次治疗15-20分钟。急性期可尝试膀胱区热敷,温度不宜超过40摄氏度。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憋尿,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治疗期间暂停游泳等水上活动。若出现发热、血尿或腰部疼痛需立即就医,警惕上行感染引发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患者建议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