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未净又出现鲜血可能由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产褥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宫颈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清宫手术、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干预。
1、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恶露排出不畅,可能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影响肌纤维回缩。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超过3周,伴随下腹坠胀感。可通过按摩子宫、缩宫素注射促进收缩。
2、胎盘胎膜残留:
分娩时胎盘剥离不全或胎膜残留,可能引起晚期产后出血。通常发生在产后1-2周,突然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伴有组织物排出。需超声检查确认后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
3、产褥感染:
细菌侵入子宫内膜引发炎症,常见于产程延长或器械助产者。除异常出血外,多伴随发热、恶露异味、下腹压痛等症状。需进行分泌物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异常,导致血性恶露反复。表现为出血量多且不易凝固,需检测凝血四项,必要时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5、宫颈病变:
既往存在的宫颈息肉或宫颈上皮内瘤变,在分娩后可能因创伤暴露引发出血。需通过阴道镜检查明确诊断,采用电凝止血或手术切除治疗。
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2-3次,勤换卫生巾。饮食宜选择高铁食物如猪肝、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超过10天,需立即就医排除严重并发症。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部分抗生素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