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骨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椎体成形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椎骨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长期激素使用、脊柱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脊柱扭转,可在腰背部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卧床期间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逐步过渡到床边坐起。
2、支具固定疼痛缓解后佩戴定制胸腰骶支具3-6个月,选择前侧可调节的硬质支具提供三维支撑。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期间定期调整束带松紧度,同时配合核心肌群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萎缩。
3、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配合骨化三醇促进钙质沉积。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神经压迫症状需甲强龙冲击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补充碳酸钙和维生素D。
4、椎体成形术对于椎体高度丢失超过30%的病例,可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后注入骨水泥稳定骨折,手术创伤小且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需严格筛查排除椎管内占位等禁忌症。
5、康复训练伤后6周开始渐进式康复,初期进行麦肯基疗法伸展训练改善姿势,中期加入瑞士球核心稳定训练。后期采用悬吊运动疗法重建脊柱动态稳定性,全程避免弯腰搬重物等动作,训练强度以不引发疼痛为度。
椎骨压缩性骨折患者需终身保持每日1000毫克钙质摄入,优先选择低脂牛奶、豆腐等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负重运动如快走,戒烟限酒避免加速骨量流失。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等绊倒风险物品,浴室安装防滑垫。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出现新发背部疼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时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