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脑炎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或寄生虫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炎症。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细菌感染(如脑膜炎球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NMDA受体脑炎)以及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免疫调节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小儿脑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都可能引发脑炎。这些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随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部炎症。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首选,早期使用可显著改善预后。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脑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细菌性脑炎通常伴随高热、剧烈头痛和意识障碍。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
3、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脑组织引起的。抗NMDA受体脑炎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治疗以免疫调节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和利妥昔单抗。
4、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也可能引发脑炎,尤其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中更为常见。弓形虫通过食物或接触感染动物传播。治疗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联合治疗。
5、预防与护理
预防小儿脑炎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已患病儿童,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脑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大多数患儿可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