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可通过耳鼻喉科进行诊疗,通常由鼻腔干燥、外伤、鼻腔炎症、高血压、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
1、鼻腔干燥: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鼻腔黏膜水分流失,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鼻或涂抹凡士林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
2、外伤:鼻腔受到外力撞击或挖鼻过猛,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损伤出血。轻微外伤可通过冷敷止血,若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
3、鼻腔炎症:鼻炎、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增加出血风险。可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炎症。
4、高血压:血压升高可能导致鼻腔血管压力增大,引发鼻出血。需监测血压,必要时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5、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血液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鼻出血。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诊后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
流鼻血时,可采取坐位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冷敷额头等方式进行初步止血。日常护理中,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挖鼻、用力擤鼻等不良习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增强血管弹性。若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大,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