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的病因主要有剧烈运动损伤、慢性劳损、肌腱退行性变、外伤性撕裂、药物因素等。
1、剧烈运动损伤突然加速奔跑或跳跃时,跟腱承受超过极限的牵拉力可能导致断裂。常见于篮球、羽毛球等需要急停急起的运动项目。运动前热身不足、技术动作不规范会显著增加风险。此类损伤多表现为运动中突然听到啪的响声伴随剧烈疼痛。
2、慢性劳损长期反复的微小损伤积累会导致跟腱组织脆弱化。多见于长跑运动员、舞蹈演员等需要频繁踮脚尖的职业人群。跟腱部位持续存在的隐痛、晨僵是典型预警信号。未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可能最终发展为完全断裂。
3、肌腱退行性变中老年人群跟腱血供减少导致的组织弹性下降。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病理性退化。退变的肌腱在普通行走等低强度活动中也可能自发断裂。这类断裂通常发生在跟腱止点上方的缺血区域。
4、外伤性撕裂锐器直接切割或严重扭伤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开放性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意外场景。可能合并皮肤裂伤和跟骨骨折等复合伤。此类损伤往往需要紧急手术修复并预防感染。
5、药物因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削弱肌腱强度。激素注射治疗跟腱炎会显著增加断裂概率。氟喹诺酮药物引起的肌腱病变多在用药后数月内发生。这类药物性损伤通常表现为双侧跟腱同时出现症状。
预防跟腱断裂需注意运动时穿戴专业护具,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突然增加训练量。中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跟腱柔韧性训练,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控血糖。出现跟腱区域持续疼痛或肿胀时应及时休息,必要时就医检查。恢复期可进行足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和低强度离心收缩练习,但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