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的护理需兼顾心脏功能支持与母婴安全,主要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限制钠盐摄入、规范用药管理、预防血栓形成及心理疏导等措施。护理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呼吸困难、水肿等心衰症状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1、生命体征监测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重点关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左心衰表现,出现心率超过100次/分或血氧低于95%需立即通知妊娠期患者需同步监测胎心胎动,分娩后仍需持续心电监护48小时。
2、饮食管理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摄入。哺乳期患者需保证每日2500毫升饮水量,但合并严重水肿时应遵医嘱限水。
3、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强心利尿药物,观察有无黄视症、心律失常等洋地黄中毒症状。服用华法林钠片期间需定期检测INR值,哺乳期改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禁止擅自调整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剂量。
4、血栓预防卧床期间每2小时协助翻身,穿戴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后6周内避免长时间坐卧,如出现单侧肢体肿胀或胸痛需立即排查肺栓塞。剖宫产术后12小时开始下肢被动活动,24小时后在监护下床旁活动。
5、心理支持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指导家属参与护理。哺乳困难者可选用吸乳器维持泌乳,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母乳喂养。建立患者互助小组,提供围产期心肌病康复指导手册,定期随访评估心功能。
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出院后需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建议每周3次30分钟步行锻炼,运动时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20次/分以内。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及BNP指标,严格避孕2年以上。出现心悸加重、夜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时需急诊就医。哺乳期用药需向产科及心内科医生双重确认安全性,婴儿喂养可咨询专业营养师制定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