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属于妊娠期特有的严重心血管疾病,需立即就医干预。病情严重程度与是否及时治疗密切相关,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围产期心肌病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至产后5个月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咯血、心悸等症状。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减退,左心室射血分数通常低于45%。该病具有潜在致命风险,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死亡率较高。
轻度患者经早期干预后心功能可能完全恢复,但中重度患者即使积极治疗也可能遗留心脏扩大或心功能不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高龄产妇、营养不良等群体发病风险更高。部分患者再次妊娠时可能复发或病情加重,需严格避孕并接受长期心功能监测。产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波动,限制钠盐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供给,定期复查心电图与心脏超声。
确诊后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哺乳刺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恢复期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即刻就诊。建议后续妊娠前进行专业心血管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实现单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