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常小肚子坠痛可能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盆腔炎:
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典型表现为下腹持续性坠痛,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急性期需抗生素治疗,慢性期可配合物理疗法缓解粘连。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盆腔其他部位,随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疼痛。疼痛多始于经前1-2天,放射至腰骶部,可能伴随性交痛或不孕。治疗包括激素类药物抑制内膜生长,重症需手术清除病灶。
3、卵巢囊肿:
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多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如畸胎瘤可能引发钝痛或突发剧痛。囊肿扭转或破裂时出现急性腹痛,需紧急手术。超声检查可明确囊肿性质,5厘米以上病理性囊肿建议手术切除。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常表现为下腹隐痛伴尿频尿急,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大肠杆菌是常见致病菌,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日常应多饮水冲刷尿道,避免憋尿。
5、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肠道紊乱表现为腹胀、绞痛,排便后缓解。症状与焦虑、饮食不当相关,需调整膳食结构,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必要时服用解痉药物改善肠道蠕动。
建议记录疼痛与月经周期、排尿排便的关联性,避免穿紧身裤压迫腹部。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可缓解盆腔充血,选择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改善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减少咖啡因及辛辣刺激。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出血,需及时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