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头晕可能由睡眠不足、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贫血、前庭神经元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补充营养、改变体位姿势、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睡眠不足儿童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表现为晨起头晕伴注意力不集中,无须用药干预,建议家长固定就寝时间,午休控制在30分钟内,睡前避免接触电子设备。
2、低血糖长时间未进食或剧烈运动后易发生,常见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伴随症状。可立即给予含糖食物如香蕉、蜂蜜水,糖尿病患儿需监测血糖。日常需规律进餐,书包常备无糖饼干等健康零食。
3、体位性低血压快速起身时血液来不及回流心脏,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儿童。建议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避免长时间泡热水澡。若伴随眼前发黑需排查心肌炎等器质性疾病。
4、贫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与挑食或生长发育过快有关。可遵医嘱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颗粒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每周摄入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食物,避免与牛奶同食影响吸收。
5、前庭神经元炎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眩晕伴眼球震颤。需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严重时联用地塞米松抗炎。急性期保持卧床,避免头部剧烈转动,通常2周内逐渐恢复。
日常需保证每日1小时户外活动促进前庭功能发育,阅读时保持30厘米用眼距离。若头晕反复发作或伴随呕吐、意识改变,应及时排查脑炎、癫痫等疾病。注意记录头晕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饮食上增加核桃、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碳酸饮料影响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