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中毒可通过洗胃、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误服、吸入或皮肤接触次氯酸钠溶液引起。
1、皮肤接触:皮肤接触次氯酸钠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避免溶液残留。若出现红肿、疼痛或水疱,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1%浓度涂抹患处,每日2-3次。接触后需观察皮肤变化,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2、误服处理:误服次氯酸钠后应立即饮用大量清水或牛奶稀释,避免催吐以免加重消化道损伤。可口服氢氧化铝凝胶10ml或硫糖铝混悬液1g保护胃黏膜,每日3次。若出现腹痛、呕吐或呕血,需尽快就医进行洗胃处理。
3、吸入处理:吸入次氯酸钠气体后应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出现咳嗽、胸闷或呼吸困难,可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100μg/次,每日不超过4次。严重者需进行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4、眼部接触:次氯酸钠溅入眼睛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避免揉搓眼睛。冲洗后可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0.3%浓度滴眼,每日4次,预防感染。若出现视力模糊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诊眼科。
5、重症处理:对于重度中毒患者,需立即住院治疗。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减轻炎症反应,使用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保护消化道黏膜。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促进毒素排出。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避免再次接触次氯酸钠,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适当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增强体质。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