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糜烂性胃炎可通过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等方式治疗,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1、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次,每日一次、兰索拉唑30mg/次,每日一次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损伤。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150mg/次,每日两次也可用于控制胃酸。
2、胃黏膜保护剂:铋剂如枸橼酸铋钾120mg/次,每日四次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侵蚀。硫糖铝1g/次,每日四次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
3、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10mg/次,每日三次可增强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恶心等症状。莫沙必利5mg/次,每日三次也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4、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需采用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铋剂,疗程通常为10-14天。
5、饮食调节:避免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食物,减少咖啡、酒精摄入。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
糜烂性胃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