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胆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溶解、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切除等方法排出或治疗,具体选择需根据结石大小、症状及患者健康状况决定。胆结石的形成与遗传、饮食、肥胖、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
1、药物治疗
药物溶解胆结石适用于胆固醇性结石,且结石直径较小的情况。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这些药物通过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促进结石溶解。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且停药后可能复发。药物治疗适合无法手术或希望避免手术的患者。
2、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胆结石。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随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该方法对胆固醇结石效果较好,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且存在结石复发的风险。治疗后需配合药物或饮食调整,防止结石再次形成。
3、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胆结石或伴有严重症状的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或腹腔镜手术无法完成的情况。手术后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预防胆道功能紊乱。
4、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整是预防和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措施。建议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胆汁,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保持健康体重、规律运动和避免快速减肥也有助于降低胆结石的发生率。
胆结石的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药物治疗、体外碎石和手术各有优缺点。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如果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