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肌肉萎缩是由于肌肉组织体积缩小或功能减退,常见原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变化、外伤及病理因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整和运动康复。
1、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会导致肌肉萎缩。这类疾病通常与基因突变有关,影响肌肉的正常生长和功能。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人群需特别注意,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风险。
2、环境因素
长期缺乏运动或卧床不起可能导致废用性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D也会影响肌肉健康。改善生活方式,增加适量运动,补充均衡营养是预防的关键。
3、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肌肉质量自然下降,称为老年性肌肉萎缩。激素水平变化,如睾酮减少,也会加速这一过程。通过力量训练和补充优质蛋白质,可以延缓肌肉流失。
4、外伤
严重的肌肉损伤或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例如,脊髓损伤或骨折后长期固定肢体。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性训练,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5、病理因素
多种疾病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病影响神经或代谢功能,导致肌肉无法正常运作。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症状。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如使用肌酸、维生素D补充剂或激素替代疗法。
- 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疗法、按摩和拉伸训练。
- 饮食调整: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 运动康复:进行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如举重、游泳或瑜伽。
肌肉萎缩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更佳。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