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疗法、体位调整、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疼痛程度与手术部位、个体耐受性等因素相关,需结合临床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1、药物镇痛术后急性期疼痛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中重度疼痛可短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片。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合并胃肠不适者可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药物镇痛期间需监测有无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
2、物理疗法冷敷适用于术后48小时内局部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后期可采用红外线照射或超声波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可减轻水肿性疼痛,下肢骨折建议使用阶梯式体位垫辅助。
3、体位调整脊柱骨折术后需保持轴线翻身,使用医用翻身垫每2小时更换体位。四肢骨折固定后应避免患肢受压或悬空,上肢可用三角巾悬吊减轻牵拉痛。夜间睡眠时用枕头支撑骨折邻近关节,保持功能位缓解肌肉痉挛。
4、心理干预慢性疼痛患者可进行正念减压训练,通过呼吸调节降低痛觉敏感度。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建立疼痛应对策略,音乐疗法选择每分钟60拍舒缓曲目。家属应避免过度关注疼痛表述,采用分散注意力法如聊天、观影等干预。
5、康复训练麻醉消退后即可开始等长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预防肌肉萎缩。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水疗利用浮力减轻负重疼痛。康复期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仪通过闸门控制理论阻断痛觉传导。
骨折术后饮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超过1.2克每公斤体重,优选鱼类、蛋清及乳清蛋白粉。钙质补充联合维生素D3促进骨痂形成,深绿色蔬菜与乳制品搭配吸收更佳。康复期避免吸烟饮酒,尼古丁会延缓骨折愈合速度。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伤口渗液需立即复诊,警惕骨髓炎等并发症。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愈合进度,根据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