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空气飞沫传播以及接触污染环境传播。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活禽、注意个人卫生和加强环境消毒。
1、直接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
禽流感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如粪便、唾液和血液。从事家禽养殖、屠宰或销售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建议避免接触活禽,尤其是病禽或死禽。处理禽类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事后彻底洗手。
2、空气飞沫传播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感染禽类的呼吸道分泌物形成飞沫传播。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病毒飞沫可在空气中悬浮,被他人吸入后感染。建议在禽类密集场所保持通风,避免长时间停留。必要时佩戴口罩,减少吸入病毒的风险。
3、接触污染环境传播
禽流感病毒可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尤其是在低温潮湿的条件下。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笼具、工具或衣物,也可能导致感染。建议定期对禽类养殖和交易场所进行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清洁工具和表面。个人衣物应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4、预防措施
预防禽流感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前往活禽市场或接触野生禽类,尤其是疫情高发地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食用禽肉和蛋类时,确保彻底煮熟。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养殖场工作人员,可考虑接种禽流感疫苗。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公众应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