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的传染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动物源性传播等。角膜炎是指角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部分类型具有传染性。
1、直接接触传播患者眼部分泌物中含有病原体时,通过接吻、共用餐具等密切接触行为可能造成传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通过接触患者眼周皮肤疱疹液传播,需避免直接触碰患者病变部位。
2、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毛巾、枕头、眼妆工具等物品可能引发感染。腺病毒性角膜炎常通过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场所的共用物品传播,建议患者单独使用生活用品并定期消毒。
3、医源性传播眼科检查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尤其真菌性角膜炎常见于角膜外伤后器械污染。进行角膜接触镜验配、角膜移植等操作时需严格执行无菌规范。
4、母婴传播新生儿经产道可能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或淋球菌,引发化脓性角膜炎。孕妇产前需进行相关病原体筛查,分娩时出现生殖器疱疹活动感染建议选择剖宫产。
5、动物源性传播犬猫等宠物携带的巴尔通体、弓形虫可能通过抓伤或粪便污染导致角膜炎。饲养宠物者应定期驱虫,处理宠物排泄物后需彻底清洁双手,避免揉眼。
预防角膜炎传播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隐形眼镜佩戴者要规范护理镜片。出现眼红、畏光、流泪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传染性角膜炎后需隔离个人用品。公共场所活动后可用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降低病原体附着风险。日常饮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角膜上皮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