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8周需进行胎心监护、B超检查、骨盆测量、血常规及尿常规等产前评估。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胎儿发育状况、胎盘功能及孕妇身体准备情况,为分娩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1、胎心监护通过胎心监护仪持续记录胎儿心率和宫缩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窘迫。正常胎心率基线为110-160次/分,若出现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需警惕缺氧可能。检查前孕妇可适量进食避免低血糖影响结果,过程中需保持左侧卧位。
2、B超检查重点评估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生长参数,测算预估体重。同时观察羊水指数、胎盘成熟度及脐血流阻力指数,排除羊水过少或胎盘功能减退。对于胎位异常者需明确是臀位还是横位,帮助制定分娩方案。
3、骨盆测量通过临床触诊结合超声测量骨盆入口、中骨盆及出口径线,评估头盆相称程度。骨盆狭窄可能增加难产风险,需提前考虑剖宫产指征。测量时孕妇需放松髋关节,检查者会评估骶岬突出度、坐骨棘间径等关键数据。
4、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水平筛查妊娠贫血,正常值应高于110g/L。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⁹/L可能增加产后出血风险。白细胞轻度升高属妊娠生理现象,但明显增高需排查感染。贫血孕妇可遵医嘱补充铁剂、叶酸等营养素。
5、尿常规检测尿蛋白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尿糖阳性需警惕妊娠糖尿病。尿酮体出现可能与饥饿或妊娠剧吐有关。检查前应清洁外阴避免污染标本,晨起中段尿检测结果最准确。异常结果需结合血压监测及血液生化进一步评估。
孕晚期建议每日记录胎动次数,正常每小时3-5次。保持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促进分娩发动,但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阴道出血需立即就医。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控制盐分摄入预防水肿。准备好待产包证件及婴儿用品,提前熟悉就医路线。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以防感染。出现见红不必过度紧张,但持续腹痛或胎动减少需及时产科急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