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伤口感染可通过伤口清洁、抗生素治疗、引流处理、手术清创、负压吸引等方式处理。术后伤口感染通常由细菌污染、免疫力低下、伤口护理不当、手术操作不规范、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伤口清洁术后伤口感染后需及时进行伤口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冲洗伤口,去除表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伤口愈合。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以免加重伤口损伤。
2、抗生素治疗术后伤口感染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可有效控制细菌感染,防止感染扩散。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3、引流处理术后伤口感染伴有脓液积聚时需进行引流处理,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排出脓液。引流可减轻局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定期更换引流装置,保持引流通畅,避免二次感染。
4、手术清创术后伤口感染严重时需进行手术清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灶。清创可减少细菌负荷,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清创后需加强伤口护理,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
5、负压吸引术后大面积伤口感染可采用负压吸引治疗,通过负压装置促进伤口引流和肉芽组织生长。负压吸引能减少伤口渗出,加速愈合进程。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伤口情况,及时调整负压参数。
术后伤口感染患者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摩擦。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组织修复。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定期复查伤口愈合情况,出现红肿热痛加重或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