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受伤可能导致混合性耳聋,常见诱因包括外耳道损伤、中耳炎、鼓膜穿孔及内耳震荡。混合性耳聋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与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并存。
1、外耳道损伤掏耳过度可能划伤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或炎症,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感染药物。
2、中耳炎继发外耳道损伤可能蔓延至中耳,诱发化脓性中耳炎,出现耳痛、耳闷症状。治疗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控制炎症。
3、鼓膜穿孔尖锐物掏耳可能直接刺破鼓膜,造成传导性耳聋伴耳鸣。小穿孔多可自愈,大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期间禁用滴耳液防止感染。
4、内耳震荡暴力掏耳可能通过骨传导震动损伤内耳毛细胞,引发感音神经性耳聋。需尽早使用甲钴胺、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严重者需佩戴助听器。
避免使用尖锐物掏耳,出现听力下降或耳痛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通过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明确耳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