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肝肾负担并引发代谢问题。蛋白质摄入需根据个体体重、活动量及健康状况调整,普通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需0.8-1.2克蛋白质。
适量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合成、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健康人群通过均衡饮食即可满足需求,例如每日摄入鸡蛋、瘦肉、豆类等食物。孕妇、运动员或术后恢复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但通常不超过每日每公斤体重1.6克。长期超量摄入会导致血氨升高,加重肾脏滤过负荷,可能引发肾小球高滤过状态。高蛋白饮食伴随的饱和脂肪过量还可能提升心血管疾病风险。部分人群会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痛风患者更需警惕嘌呤代谢异常。
特殊情况下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6克以下,以延缓肾功能恶化。苯丙酮尿症患者必须严格限制苯丙氨酸摄入。肝性脑病患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至每日40克以下,避免血氨升高诱发昏迷。急性胰腺炎发作期需禁食蛋白质,恢复期逐步增加。这些情况需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建议通过天然食物优先补充蛋白质,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来源。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乳清蛋白粉作为补充,但避免超过总热量20%。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泡沫尿或水肿应及时就医。烹饪时采用蒸煮方式减少油脂添加,搭配足量蔬菜水果平衡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