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无需刻意多吃生食或少吃熟食,关键在于均衡搭配。生食与熟食各有营养优势,生食如新鲜蔬果可保留更多维生素C等热敏性营养素,熟食经过烹调更易消化且能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春季饮食建议选择当季食材,根据个人体质调整生熟比例,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适当增加熟食比例。
生食以凉拌蔬菜、水果沙拉等形式摄入时,需注意彻底清洗避免农残或寄生虫污染。菠菜、苋菜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焯水后食用可减少对矿物质吸收的干扰。胡萝卜、番茄等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的食材,搭配油脂烹调能提高吸收率。生食摄入过量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腹胀、腹泻等症状,尤其对慢性胃炎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不利。
熟食通过蒸煮炖等低温烹调方式能较好保留营养,高温煎炸则易破坏营养素。熟制后的淀粉类食物如土豆、山药更易消化,蛋白质变性后吸收率提升。肉类充分加热可灭活寄生虫,但长时间高温处理会导致B族维生素流失。春季适当食用姜、葱等温性调味料烹制的熟食,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湿之气。
春季饮食应注意多样化搭配,每日可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200-350克。脾胃虚寒者可选择熟制苹果、蒸梨等温热吃法,体质燥热者适合凉拌苦菊、莴笋等清热食材。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应确保食材充分加热,避免食用生鱼片、溏心蛋等高风险食物。出现持续消化不良或食物过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