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水肿、生长发育迟缓和内分泌紊乱等问题。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构成成分,长期缺乏会引发多系统功能障碍。
1、肌肉流失蛋白质是肌肉合成的原料,摄入不足时身体会分解肌肉蛋白供能。表现为肌力减弱、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肌少症。老年人可能出现跌倒风险增加,运动员则影响运动表现。日常需保证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蛋白粉补充剂。
2、免疫力下降抗体和免疫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缺乏时淋巴细胞合成减少,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伤口愈合速度延缓,术后恢复期患者需特别注意。临床可检测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评估营养状况。
3、凹陷性水肿血浆白蛋白降低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特征为下肢或眼睑按压后出现凹陷,严重时出现胸腹腔积液。常见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综合征,需结合肝功能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4、儿童发育迟缓生长期儿童缺乏蛋白质会影响骨骼和神经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认知能力滞后。母乳喂养不足或辅食添加不当是常见原因,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必要时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营养包。
5、内分泌失调蛋白质参与多种激素合成,长期缺乏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月经紊乱甚至不孕。部分人群出现头发枯黄易断、指甲脆裂等表现。素食者需通过豆类、坚果等植物蛋白互补搭配,避免单一饮食结构。
建议每日摄入1-1.5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优先选择鱼类、瘦肉、大豆等生物价高的食物。合并慢性肾病等特殊情况需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调整摄入量。出现持续乏力、感染频发或明显水肿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淋巴细胞亚群等检测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