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凝药期间能否进行内镜检查需根据药物类型及检查类型综合评估,多数情况下需提前调整用药方案。
接受常规胃镜或肠镜检查时,若患者服用的是华法林、利伐沙班片等口服抗凝药,通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暂停用药3-5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功能预防血栓,但会增加内镜活检或治疗时的出血风险。临床操作前需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确保数值降至安全范围。对于低出血风险的诊断性检查,部分新型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胶囊可能仅需短暂停药24小时。
若患者存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房颤等高危血栓病史,则属于特殊情况。此时贸然停用抗凝药可能导致栓塞风险显著升高,需由心血管科与消化科医生联合评估。部分医疗中心会在桥接治疗(如改用肝素钠注射液短期替代)保护下开展紧急内镜操作,或选择胶囊内镜等无创替代方案。对于必须进行的治疗性内镜操作如息肉切除,可能需在术中采用氩离子凝固术等止血技术加强防护。
建议提前7-10天与主治医生沟通具体用药方案和内镜计划,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必要检查。检查后恢复抗凝治疗时需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黑便等异常情况。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坚硬饮食,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规律监测凝血指标直至数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