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排空、修复黏膜屏障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症状根治需结合病因控制与长期管理,常见症状包括烧心、反酸、胸痛及吞咽困难。
1、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减少胃酸产生,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适用于轻症患者,需遵医嘱按疗程用药。
2、促进胃排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能加速胃内容物排空,降低反流概率,合并腹胀时优先使用。
3、修复黏膜屏障铝碳酸镁、硫糖铝混悬凝胶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膜,适用于黏膜糜烂患者,需与其他药物间隔服用。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高脂饮食及睡前3小时进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戒烟限酒,肥胖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
根治需持续用药4-8周并定期复查胃镜,症状缓解后仍需维持治疗3-6个月,避免复发。日常可适量食用燕麦、山药、猴头菇等保护胃肠黏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