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身体原因出现的抑郁症通常可以治好,但需要针对原发疾病和抑郁症状进行综合治疗。主要有躯体疾病治疗、心理干预、药物辅助、生活方式调整、社会支持等措施。
1、躯体疾病治疗由慢性疼痛、内分泌紊乱等躯体疾病诱发的抑郁,需优先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稳定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原发病好转后,抑郁症状往往随之缓解。
2、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纠正对身体疾病的灾难化认知,接纳疾病状态。支持性心理治疗可缓解因长期患病导致的孤独感,团体治疗适合存在社交退缩的患者。每周1-2次系统性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3、药物辅助舍曲林片适用于伴随焦虑的抑郁状态,帕罗西汀片对躯体化症状明显的患者更有效,米氮平片可改善睡眠障碍型抑郁。药物需持续使用4-6周起效,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4、生活方式调整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神经修复,保持7-8小时规律睡眠可稳定情绪。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这些物质会加重情绪波动。
5、社会支持家庭成员的陪伴能降低患者的病耻感,病友互助小组提供情感共鸣,社区康复服务可帮助恢复社会功能。建立至少3个可靠的社会支持节点对预后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保持治疗信心,抑郁症状的改善往往滞后于躯体疾病康复。记录每日情绪变化和躯体症状,定期复查时向医生反馈。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营养均衡的饮食和适度运动应长期坚持。当出现自杀念头或症状加重时,须立即联系主治医生或心理危机干预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