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可能由肺大疱破裂、肺部感染、胸膜下肺气肿、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肺大疱破裂肺大疱是肺泡异常扩张形成的薄壁囊泡,破裂后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气胸。患者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需行胸部CT确诊。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氨甲环酸注射液、头孢曲松钠、布洛芬缓释胶囊。
2、肺部感染肺炎或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能破坏肺组织结构,导致肺泡壁破损。常见咳嗽发热症状,X线可见肺部浸润影。治疗需联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3、胸膜下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发生胸膜下肺气肿,肺组织弹性下降增加破裂风险。表现为活动后气促,肺功能检查可确诊。可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茶碱缓释片。
4、结缔组织病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因结缔组织缺陷易诱发气胸,多合并骨骼异常。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需长期随访。急性期处理同普通气胸,建议使用维生素C片、硫酸软骨素胶囊辅助治疗。
气胸患者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原旅行,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胸片监测肺复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