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功能训练、病因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气压损伤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感染,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鼻腔水肿,欧龙马滴剂促进分泌物排出。避免自行调整药量。
2、咽鼓管训练家长可指导孩子进行捏鼻鼓气、吞咽训练等动作,每日重复进行帮助恢复咽鼓管功能。注意训练强度不宜过大。
3、病因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时需远离过敏原,腺样体肥大超过三分之二阻塞后鼻孔时建议切除。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
4、手术干预持续3个月未愈需考虑鼓膜置管术,合并腺样体肥大者可同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查耳内镜。
发病期间避免游泳或乘坐飞机,保持鼻腔通畅,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发现听力下降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