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气道狭窄是由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气道导致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常见于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等转移或原发病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喘鸣、咳嗽及反复肺部感染。
1、肿瘤直接侵犯原发或转移性肿瘤浸润气道壁导致管腔狭窄,可能与鳞状细胞癌、小细胞肺癌等病理类型相关,通常伴随咯血、声音嘶哑。治疗需结合肿瘤性质选择放化疗、气道支架置入或光动力治疗。
2、外压性狭窄纵隔淋巴结肿大或邻近器官肿瘤压迫主支气管,常见于淋巴瘤或胸腺瘤,多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需通过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联合放疗缓解压迫,严重时需行气管切开术。
3、治疗后狭窄放疗后纤维化或手术吻合口瘢痕收缩导致,通常在治疗后数月出现,特征为固定性哮鸣音。可选用高频电刀切开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放置可降解支架。
4、癌性淋巴管炎肿瘤细胞沿淋巴管扩散致气道黏膜弥漫性增厚,多见于乳腺癌转移,表现为低氧血症和快速进展的呼吸困难。需全身化疗联合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局部治疗。
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烟雾刺激,定期进行肺功能评估,营养支持以高蛋白流质饮食为主,所有治疗需在肿瘤科与呼吸科医师联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