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可能由遗传因素、关节劳损、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部分关节炎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与HLA-DR4基因相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等抗风湿药物,配合定期监测炎症指标。
2、关节劳损长期重复性动作或过度负重会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常见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建议减少爬楼梯、深蹲等动作,使用护膝等支具保护关节。
3、肥胖体重超标会加速膝关节退变,BMI每增加5kg/m²,骨关节炎风险上升30%。需通过低热量饮食和游泳等运动减重,必要时可补充硫酸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
4、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有关,常伴随晨僵和对称性肿痛。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托珠单抗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需配合关节功能锻炼。
日常建议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关节受凉,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等食物,疼痛发作时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