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鱼类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抑郁症、眼部疾病等。鱼类富含优质蛋白、欧米伽3脂肪酸、维生素D等营养素,对多种疾病有预防作用。
1、心血管疾病鱼类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长期适量食用鱼类可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发病概率。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类欧米伽3含量较高。
2、阿尔茨海默病鱼类中的DHA是大脑神经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能改善认知功能。每周食用2-3次鱼类可延缓大脑衰老,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秋刀鱼、鲭鱼等小型鱼类DHA含量丰富。
3、骨质疏松鱼类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能促进钙质吸收。中老年人常吃鱼类可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罐头沙丁鱼、金枪鱼等带骨食用的小型鱼类钙质含量较高。
4、抑郁症欧米伽3脂肪酸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状态。规律食用鱼类可降低抑郁症发病概率,对轻度抑郁症状有缓解作用。鲑鱼、鳕鱼等脂肪含量适中的鱼类效果较好。
5、眼部疾病鱼类中的DHA是视网膜重要成分,能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少年适量食用鱼类有助于视力发育,中老年人可降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风险。建议选择新鲜度高的海鱼。
建议每周食用鱼类2-3次,每次100-150克,优先选择清蒸、煮汤等健康烹饪方式。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痛风患者需控制高嘌呤鱼类的摄入量。选择不同种类的鱼类轮换食用,可获得更全面的营养。购买时注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鱼类,避免食用重金属含量高的大型肉食性鱼类。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食用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