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股沟疝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或阴囊出现可复性包块,常在哭闹、咳嗽或站立时突出,平卧后消失。腹股沟疝可分为斜疝和直疝,儿童以斜疝多见,可能与鞘状突未闭合、腹壁肌肉薄弱等因素有关。
1. 可复性包块儿童腹股沟疝最典型的特征是腹股沟区或阴囊出现时隐时现的包块。包块在腹压增高时突出,如哭闹、咳嗽或站立时,平卧或用手轻推后可回纳腹腔。包块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一般无压痛。部分患儿包块突出时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或轻微疼痛。
2. 斜疝多见儿童腹股沟疝以斜疝为主,疝囊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斜疝包块多呈梨形,自腹股沟管外环突出后向内下方延伸。男性患儿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女性患儿可能为卵巢或输卵管。斜疝发生与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密切相关,这是儿童腹股沟疝的常见解剖学基础。
3. 易发生嵌顿儿童腹股沟疝较成人更易发生嵌顿,表现为包块不能回纳、局部红肿、触痛明显,患儿哭闹不安。嵌顿疝可导致肠梗阻,出现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若疝内容物为卵巢,嵌顿后可出现剧烈腹痛。嵌顿疝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否则可能导致肠坏死、卵巢缺血等严重后果。
4. 双侧发病部分儿童可表现为双侧腹股沟疝,尤其多见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双侧疝可能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发生。右侧腹股沟疝略多于左侧,这与右侧睾丸下降较晚、鞘状突闭合延迟有关。对于双侧疝患儿,医生通常会评估两侧情况后制定手术方案。
5. 伴随症状除局部包块外,儿童腹股沟疝可能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巨大疝或长期未治疗的疝可能影响睾丸发育,导致患侧睾丸萎缩。女孩疝内容物为卵巢时,可能因反复突出摩擦导致卵巢扭转或损伤。部分患儿还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等泌尿系统症状。
发现儿童腹股沟疝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哭闹。日常注意观察包块变化,如出现包块不能回纳、红肿疼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手术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通常建议在确诊后尽早手术,以防止嵌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