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切除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病变范围及术后代偿能力有关。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癌、严重肺气肿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可能影响肺功能储备。
肺叶切除后剩余肺组织可通过代偿性膨胀弥补部分功能,年轻患者、术前肺功能良好者术后恢复较快,日常活动受限较少。代偿机制包括肺泡表面积增加、血流重新分布等,多数患者术后6-12个月肺功能可稳定在术前70%-80%水平。对于早期局限性肺癌患者,肺叶切除的治愈率较高,5年生存率优于保守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或多肺叶切除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明显。全肺切除后肺动脉压力升高风险增加,部分患者需长期氧疗。高龄、术前FEV1低于预计值40%的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显著增高,可能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心律失常等问题。对于中央型肺癌需行支气管袖状切除时,手术难度和术后狭窄风险也构成技术局限。
术后需定期复查肺功能及胸部CT,循序渐进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吹气球练习。避免吸烟及接触呼吸道刺激物,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出现气促加重或咯血应及时就诊评估剩余肺组织代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