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肺气肿是肺组织局部过度充气膨胀的病理改变,可能由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职业粉尘暴露、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戒烟、药物治疗、呼吸康复训练、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慢性支气管炎长期炎症导致小气道狭窄,气体滞留引发局部肺气肿。患者多伴有咳嗽咳痰,可遵医嘱使用氨茶碱片、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剂等药物控制炎症。
2、肺结核病灶结核愈合后遗留纤维瘢痕牵拉周围肺组织形成局限性气肿。典型表现为低热盗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
3、职业粉尘暴露长期接触硅尘、煤尘等刺激物导致局部肺泡结构破坏。常见于矿工群体,需脱离污染环境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帮助排痰。
4、肺发育不良先天性肺囊性病变或支气管闭锁造成局部通气障碍。儿童期即可出现反复感染,严重时需行肺段切除术或肺减容手术。
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呼吸困难,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改善通气效率。